憂鬱症與睡眠障礙的共同存在可追溯到古代。睡眠多項檢查技術在精神研究中的應用確認了憂鬱症患者睡眠連續性的障礙,不僅揭示了慢波睡眠的減少,還顯示了REM(快速眼動)睡眠的解禁,表現為REM潛伏期縮短、REM密度增加以及總REM睡眠時間增加。最初人們期望REM睡眠異常可作為憂鬱症亞型的鑒別診斷標誌,但這一希望並未實現。幾乎所有抗憂鬱藥物都會抑制REM睡眠,並且總REM睡眠抑制與治療反應之間存在時間和劑量的相應關係。所謂的膽鹼能REM誘導測試顯示,使用膽鹼能類似物質可以模擬REM睡眠異常。另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研究睡眠剝奪和光照對情緒在憂鬱症中的積極影響的時間節律。目前的研究將失眠視為多種心理疾病的跨診斷症狀,與憂鬱症關聯最緊密,包括睡眠潛伏期延長、失眠維持困難和早晨早醒。從不同角度研究失眠作為跨診斷表型為機制和臨床實踐開辟了許多新的研究視角。因此,問題是:早期和適當治療失眠能夠預防憂鬱症嗎?本文將關聯目前對睡眠調節機制的瞭解與由於憂鬱症引起的生理變化的知識。該綜述旨在將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當前和未來的策略引起對睡眠和憂鬱症治療的重視。
一、睡眠與憂鬱症的關聯
自古以來,人們就已經知道憂鬱症和睡眠問題的共存。多項研究證實,憂鬱症患者的睡眠連續性受到干擾,不僅慢波睡眠減少,而且REM(快速眼動)睡眠受到抑制,表現為REM潛伏期縮短,REM密度增加,以及REM睡眠時間的增加1。這些睡眠問題可能會加重憂鬱症的症狀,並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二、失眠與憂鬱症的關係
失眠被視為許多心理疾病的跨診斷症狀,與憂鬱症的關係最為密切。長期的失眠可能會增加患者發展憂鬱症的風險2。此外,失眠可能會加重憂鬱症的症狀,並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失眠的早期和適當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憂鬱症的發展。
三、治療失眠與憂鬱症的策略
治療失眠和憂鬱症的策略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行為治療。幾乎所有的抗憂鬱藥都會抑制REM睡眠,而治療失眠的藥物主要包括苯二氮類藥物和鎮靜性抗憂鬱藥3。此外,心理行為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也被證實對改善失眠和憂鬱症的症狀有效。
四、未來的研究方向和臨床實踐
隨著對睡眠調節機制的理解不斷深入,我們對憂鬱症的生理變化也有了更深的認識。未來的研究和臨床實踐將更加關注睡眠和憂鬱症的治療。例如,研究者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睡眠調節機制來開發新的憂鬱症治療方法。此外,臨床醫生也正在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評估和治療失眠,以預防憂鬱症的發展4。
參考資料:
Riemann, D., Krone, L. B., Wulff, K., & Nissen, C. (2020). Sleep,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45(1), 74-89. 連結 ↩
Riemann, D., & Voderholzer, U. (2003). Primary insomnia: a risk factor to develop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76(1-3), 255-259. 連結 ↩
Riemann, D., & Perlis, M. L. (2009). The treatments of chronic insomnia: a review of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an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herapie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13(3), 205-214. 連結 ↩
Riemann, D., Nissen, C., Palagini, L., Otte, A., Perlis, M., & Spiegelhalder, K. (2015). The neurobiology,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The Lancet Neurology, 14(5), 547-558. 連結 ↩